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是中國科協“開放發展年”,也是學會走過40年發展歷程后揚帆啟新航之年。按照中國科協2021年各項工作部署和學會八屆五次理事會議精神,結合學會改革創新發展和工作實際,制定學會2021年工作要點。
學會工作總體思路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圍繞隆重慶祝建黨百年強化思想政治引領,深化改革創新、突出開放發展、優化工作機制、提升服務效能,以打造水電學術交流品牌、構建國內外科技交流合作平臺、提高服務水電清潔能源事業科技創新和高質量發展能力為主要著力點,夯實“世界一流學會建設”的基礎,奮力開創學會發展新局面,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而奮斗,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一、強化政治引領筑牢思想根基
一是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全國兩會等重要精神,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努力做到學深悟透、知行合一。學會理事會黨委、秘書處黨支部和分支機構黨的工作小組,要結合實際工作靈活組織開展學習,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指導落實黨建工作與學會事業發展同謀劃、同部署、同推進,推動學會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切實發揮學會黨組織的政治引領和政治核心作用。
二是緊扣建黨百年、科協“十大”和學會“九大”,開展“眾心向黨、自立自強”主題實踐活動,大力營造共慶百年華誕、共創百年偉業的濃厚氛圍,激發廣大水電科技工作者奮進新時代的熱情。大力宣傳行業科技領軍人物弘揚科學家精神,展示水電科技界眾心向黨、奮勇爭先的生動群像。
三是在中國科協科技社團黨委和支撐單位黨委領導下,學會各級黨組織切實開展好黨建工作。繼續申報中國科協“黨建強會計劃”等資助項目和課題,以黨建促會建、以會建強黨建。激發理事會黨委內生動力,充分發揮黨委會“三重一大”事項前置審議職能,保障學會工作的科學決策和健康發展。堅決落實秘書處黨支部“三會一課”制度,促進分支機構黨的工作小組作用發揮。
二、繼續深化學會改革和推進治理能力現代化
一是深入貫徹落實《“十四五”科協系統深化改革實施方案》,全面加強學會政治建設,進一步增強水電科技工作者之家凝聚力,不斷拓展“四服務”工作空間。認真總結“世界一流學會建設”項目(2018-2020)實施情況,肯定成績、查找不足和提出努力方向,推動學會邁向新發展。
二是籌辦好一年一度的中國水電發展論壇暨水電獎頒獎典禮,按需召開好年鑒編纂工作座談會、科技獎勵工作座談會、會員管理和聯絡員交流會、學會系統秘書長工作會議等管理性會議,提升行業影響和服務水平。有序推進換屆各項工作,籌備召開第九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組織召開好常務理事會、黨委會和理事長辦公會、秘書長辦公會等會議,促進學會健康發展。
三是發揮戰略委員會和薪酬委員會的作用,指導學會制訂“十四五”規劃和換屆等重大發展事項,研究制定學會秘書處薪酬管理體系、人員激勵和晉升機制等,逐步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科學化職業化的科技社團專職人才隊伍。進一步強化監事會的日常監督檢查職能,不斷提升學會規范化管理水平。繼續推進信息化建設,完善“科協一家”OA辦公系統,各項日常管理工作陸續開發線上流程。
四是梳理個人會員發展管理和服務工作。修訂會員管理辦法,充分利用會員管理系統各項功能,探索個人會員收費、入會和退出機制、會員分級管理等,切實把個人會員管起來。研究如何更好地服務會員、提升會員的歸屬感和獲得感、增強會員凝聚力向心力。
五是根據中國科協全國學會財務管理指引等文件要求和學會發展管理需要,制、修訂相關管理辦法,持續規范完善各項管理制度。.例行做好民政部年檢、中國科協年度綜合統計和財務統計填報、綜合能力評價考核等工作,不斷提升學會治理能力和水平。
三、加強學術交流促進學科發展
一是繼續舉辦品牌活動2021年中國水電青年科技論壇(第三屆),征集出版論文集和評選優秀論文,筑牢青年科技工作者交流平臺。組織召開水電海外工作座談會(結合成立海外分會)、西藏水電發展座談會(結合成立西藏水電學會)、中國水電高質量發展論壇暨雅礱江流域水電開發現場經驗交流會(結合雅礱江流域生態、移民、智慧大壩建設等現場考察)、水利水電工程水下檢測與修復技術論壇(聯合南水北調中線局、中國水利學會)等會議。結合有關主題繼續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申請承辦高級研修班第三期。
二是加強分支機構的管理和指導,統籌各分支機構年度學術活動安排。2020年以來因疫情影響,部分分支機構沒有開展學術活動,今年要創新方式方法,線上線下靈活安排活動,確保各專委會正常工作,順利通過民政部年檢。督促做好有關分支機構的成立、換屆、業務和黨建活動、財務收支管理等工作。繼續加強與省級學會的溝通聯系和業務融通,共促創新發展。
三是積極推進團體標準制訂工作,完成團體標準信息平臺注冊,根據需求編制審查發布相關團體標準。由水利學會、水電學會和大壩學會共同編制的團標《水利水電工程類工程能力評價規范》完成發布。協助做好中國科協清潔能源聯合體、中國工程師聯合體的有關學術活動和日常工作。
四、大力開展決策咨詢和課題研究服務
一是認真學習貫徹《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聚焦新發展理念、“碳達峰、碳中和”和生態文明建設,圍繞因地制宜開發水電、雅礱江清潔能源基地建設、水風光互補和加快清潔能源開發利用、加快推進抽水蓄能建設、促進老舊機組改造升級等新熱點新任務加大調查研究力度,積極開展政策研究和技術咨詢并提出相關建議。主動走訪了解行業和會員單位在政策、科研方面的需求和訴求,積極開展水電發展政策和科技研究,服務行業和企業創新發展。
二是牽頭組織有關流域企業和研究機構,開展《西線調水對“四大”水電基地發電影響研究》課題,在深入調研和總結的基礎上,撰寫建言報告并報送中國科協形成“科技工作者建議”,供有關部委決策參考。
三是有序推進各咨詢課題和技術服務,進一步規范和強化合同管理,保障規范化合法化運作。繼續組織申報中國科協等單位有關資助課題項目。
五、繼續深化科技評價和人才培養舉薦工作
一是認真做好2021年“兩院”院士候選人推選工作。有序完成2021年水力發電科學技術獎、第三屆水電英才獎的組織申報和評審,完成好2020年水電科技獎的獲獎項目成果匯編和獎金發放。繼續做好中國科協和外部單位開展的各個獎項的候選人評審推薦,國家獎勵辦評獎信息公開平臺的及時填報、水力發電科學技術獎年檢等工作。
二是繼續組織好科技成果鑒定工作,全力為會員單位產學研用融合發展提供服務。
三是科學規范管理好潘家錚水電科技基金,保障基金正常運作和水電公益事業可持續發展。開展好一年一度的基金理事會、基金秘書長工作會議、潘家錚水電獎學金評定和舉行頒獎典禮,組織好大學生暑期水電社會實踐活動(根據疫情形勢來定)。
六、繼續推進科普宣傳工作
一是會同三峽集團全力推進“中國水電科技博物館”建設,確保今年“七一”期間基本滿足開館條件并正式開放,為建黨百年獻禮。繼續做好中國科協網上會史館的更新和完善,擴大學會宣傳和科普陣地。
二是在9月全國科普活動日期間舉辦以“水電與氣候變化”“水電與碳達峰、碳中和”為主題的科普論壇。在全國科技工作者日、防災減災日、中國水周等重要時點,圍繞相關主題適時舉辦相關科普活動。繼續聯合清華大學、中國水科院等會員單位組織科普日開放實驗室活動,使更多公眾走近水電、了解水電。
三是探索制作1-2個水電科普短視頻,如水電站如何消除地質災害、水電站水庫形成“中華水塔”等,通過網站、微信、科普中國等平臺播放,創新科普宣傳形式。積極借助國際水電協會等國際平臺,擴大中國水電宣傳,提升中國水電的國際影響和話語權。
四是進一步加強與各大主流媒體的合作,繼續維護管理好學會“中國水電網”和微信公眾號,積極推動分支機構和省級學會網站及公眾號建設,鼓勵各單位聯絡員積極來稿報道,形成宣傳聯動,提高宣傳實效,共同打造具有行業特色的宣傳陣地。
七、進一步加強對外交流和合作
一是推進成立學會海外分支機構,有序開展海外服務工作。在中國科協和民政部有關政策指導下,探索發展和吸納外籍會員。
二是進一步加強與IHA、IAHR、WWF等國際水利水電、清潔能源、環境保護方面國際組織的往來交流與合作。繼續支持協辦IHA2021世界水電大會(9月,線上為主,線下在哥斯達黎加首都圣何塞),學會協助組織好中國專家參會和主旨發言。
三是收集發布水電重要國際會議指南,翻譯IHA“2021全球水電發展分析報告”,同時每月底搜集翻譯一期國際電力能源簡訊,供會員單位和廣大科技工作者參閱使用。
四是繼續申報中國科協民間科技組織事務專項和推薦青年科學家參與國際組織專項,促進中國工程師參與國際水電事務。發揮各分支機構的專業優勢和影響,努力輸送更多中國專家到有關國際組織任職。依托中國工程師聯合體,積極推進工程師國際互認工作。
八、繼續抓好書籍刊物出版和管理
一是貫徹落實中國科協《關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見》,進一步加強會刊《水力發電學報》管理,做好年度學報優秀論文獎評選,不斷提升辦刊水平和期刊影響力。繼續合辦好《水電能源科學》《巖土工程學報》等6種期刊。
二是高質量完成《中國電力工業史 水力發電卷》編纂工作。做好《中國水力發電年鑒》(2020卷)的組稿編纂出版工作。組織召開水力發電年鑒編纂工作座談會,集各單位智慧共同提高年鑒稿源和質量。
三是組織編制中國水電信息2021年報、學會2021年報等,促進服務型、開放型學會建設。
四是各分支機構積極做好本專業論文征集和出版、專業書籍編撰、所屬刊物組稿發行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