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球最大主權財富基金達成首單綠色交易
近日,全球最大主權財富基金——挪威政府養老基金(GPFN)與全球最大海上風電開發運營商丹麥沃旭能源達成一致,同意購買后者裝機752MW的Borssele 1號和2號海上風電場50%的股份,交易價值近14億歐元。彭博社報道稱,通過這筆交易,GPFN不僅將成為沃旭能源的重要清潔發電伙伴,還為其全面涉足可再生能源行業奠定了基礎。這是GPFN去年獲得挪威國會批準之后,進行的首筆綠色投資,在獲得相關監管部門審批之后,預計最早今年夏季完成。(來源:國際能源參考)
二、IRENA:世界能源轉型展望——1.5℃路徑
近日,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發布《世界能源轉型展望——1.5℃路徑》報告,分析了實現1.5℃目標路徑中能源轉型所涉及的技術選擇、投資需求和社會經濟背景。報告正文共5章,分別是引言、實現1.5℃目標的能源轉型、廣泛全面公平的轉型政策、創造就業和更廣泛的福利、跨國合作?!妒澜缒茉崔D型展望》報告預覽版從細致的視角概述了與《巴黎協定》目標相一致的世界能源轉型格局,展示了到本世紀中葉將全球溫升限制在1.5℃,并使CO2排放接近零的路徑,就引領世界走向可持續、有韌性和包容性的能源未來所涉及的技術選擇、投資需求和社會經濟背景提出了見解。之后將要發布的《世界能源轉型展望》報告全文將更深入地探討這些因素,以及轉型的社會經濟影響、政策建議和融資來源。(來源:全球能源互聯網期刊)
三、可再生能源將開啟“黃金10年”
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近日發布的《2021年度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統計》報告顯示,去年,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超過 260GW,同比增長近 50%,創下歷史新高。IRENA的數據顯示,去年,所有新增發電產能中,超過80%來自可再生能源。而與可再生能源電力強勢增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化石燃料發電正呈現下降趨勢。根據該報告,可再生能源發電結構中,水電仍占據最大份額,去年新增裝機25GW,同比增長2%。IRENA在報告中特別指出,中國是去年清潔能源發展最為突出的關鍵增長市場,并且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市場。去年,中國新增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136吉瓦,其中72GW來自風能,49GW來自太陽能,12GW來自水電,另有2GW以上的生物質能發電裝機增長。(來源:國際能源參考)
四、希臘投資百億歐元發展清潔能源
近日,希臘政府宣布將啟動國家復蘇計劃,并視其為“通過后新冠肺炎疫情時代的橋梁”。該計劃由上百個項目組成,資金投入規模超300億歐元,其中,可再生能源將作為重點發展產業之一。據了解,希臘擬在綠色能源領域至少投入100億歐元。希臘政府表示,為了達成能源轉型的目標,將更加重視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發展,不斷增加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提升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根據此次的國家復蘇計劃,希臘將遵循此前提出的“國家能源氣候發展戰略”,推進電力調頻輔助市場的建設工作。其中,擬投入10億歐元升級和改造電網,并積極開發吉瓦級的電化學儲能和抽水蓄能項目,希望借此保證綠色能源體系的實現。值得一提的是,希臘政府還特別規定,私營企業可以作為主體參與相關項目的投建,但其貸款金額不得超過其申報項目成本的一半。(來源:國際能源參考)
五、全球煤電退役產能創紀錄
近日,全球能源監測等6家研究機構共同發布報告稱,2020年,全球擬建和在建的煤電機組總裝機量為503GW,略多于2019年,打破了2015年以來的下降趨勢。根據該報告,整體來看,由于煤電項目融資越發艱難,不少項目因新冠疫情被推遲,2020年全球煤電市場的蕭條大于繁榮,擬建和在建項目規模持續下滑。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建成投產的煤電裝機量比2019年下降了34%。亞洲國家的煤電開發正快速退潮。其中,印度2020年煤電裝機凈增長僅為0.7GW;孟加拉國、菲律賓、越南和印尼也宣布將削減多達62GW的煤電規劃。報告指出,由于全球煤電機組建成投產的速度放緩,2020年,全球退役煤電機組達到了創紀錄的37.8GW。其中,美國的煤電機組退役最多,達到11.3GW。(來源:國際能源參考)
六、歐盟強推“碳關稅”持續引發爭議
今年3月上旬,歐洲議會以444票贊成、70票反對、181票棄權通過了建立“碳邊境調節機制”的基本原則框架。該議案指出,對于不能遵守歐盟碳排放相關規定的國家,歐盟將對來自這些國家的進口商品征收“碳關稅”。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下的所有商品均應納入“碳關稅”征收范圍。盡管“碳邊境調節機制”議案強調,該機制不得為貿易保護主義濫用,但是,歐盟方面已經承認,推出“碳關稅”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避免歐洲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Frans Timmermans在一次線上活動中表示:“'碳邊境調節機制'關系到歐盟范圍內各行各業的生存發展。歐盟有必要推出相應的政策、措施,保護歐洲的企業不受惡性競爭的威脅?!?/span> 據了解,歐盟委員會計劃在今年6月正式出臺相關法規,推行“碳邊境調節機制”,如果進展順利,預計將在2023年正式實施。有業內分析認為,根據目前的政策框架計劃,“碳邊境調節機制”將對高碳排放的部分行業產生巨大影響,鋼鐵、水泥、鋁業等碳密集型產業首當其沖。受影響較大的行業還包括電力、化工、塑料以及化肥業等。(來源:網絡)
七、2021中國國際清潔能源博覽會在北京舉辦
2021中國國際清潔能源博覽會(CEEC2021)于4月20-22日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靜安莊館)舉辦。本屆博覽會以“發展清潔能源,助力實現碳中和”為主題,設有綜合智慧能源、太陽能、氫能源及燃料電池、儲能、風能等五大專題展區,致力打造多種能源融合發展的大型會展平臺。(來源:三峽集團網站)
八、伊維爾德羅拉公司將安裝英國最大的電解槽
4月12日,伊維爾德羅拉公司(Iberdrola)的Scottish Power子公司提交建造綠氫工廠的申請,將在英國最大的Whitelee風電場(539MW)旁邊安裝英國最大的電解槽(20MW)。該項目還包括為電解槽供電的混合太陽能系統,以及最大容量為50MW的電池存儲系統。建成后每天將生產8t氫氣,相當于550多輛公交車每天的燃料需求量。據悉,該項目是“蘇格蘭綠氫能源”計劃建造的第一座綠氫工廠,由伊維爾德羅拉公司的Scottish Power子公司與BOC、ITM Power共同組建,旨在建立綠色氫氣生產網絡,并提供全面的市場解決方案,以減少重型運輸、城市交通(公交車)和垃圾收集車等難以脫碳行業的碳排放。(來源:國際電力縱覽)
九、巴基斯坦承諾到2030年清潔能源使用占比達到60%
4月22日,在美國發起的領導人氣候峰會上,巴基斯坦總理氣候變化問題助理馬利克·阿明·阿斯蘭(Malik Amin Aslam)表示:“我們承諾到2030年實現60%的清潔能源占比和30%的電動車占比,巴基斯坦在氣候變化問題上做出了超出其份額的承諾?!?/span>(來源:新中巴經濟走廊資訊)
十、中國電建簽署烏克蘭風電項目
近日,中國電力建設股份有限公司與烏克蘭風場有限公司(Wind Farm LLC)簽署了烏克蘭尼克爾斯克和曼古斯區 800MW 風電項目合同,合同金額為 9.99 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 67.16 億元。該項目位于烏克蘭國家頓涅茨克州馬里烏波爾市,項目工程主要內容為建設總裝機 800MW 的風電場、330kV 升壓站及外送線路的設計、采購、施工、安裝,調試、試運行等工作。(來源:走出去情報)
十一、中國能建簽訂越南風電項目
近日,中國能建廣西院簽訂越南檳椥19號和20號陸上風電總承包項目,約合人民幣9.5億元。越南檳椥19號和20號風電項目均為陸上風電項目,位于越南檳椥省東部沿海區域,距離胡志明市約86km。兩個項目裝機容量均為50MW,合計100MW,共布置30臺3.3MW風電機組,配套集控中心和升壓站,送出線路為220kV雙回路架空線路,長度50km。項目建成后,將大大提升當地新能源發電占比,促進綠色能源發展,并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促進當地經濟發展。(來源:走出去情報)
十二、華能計劃2185億元布局瀾滄江上游水光互補基地
4月23日,華能瀾滄江水電股份有限公司發布《關于開展瀾滄江上游西藏段項目前期工作的公告》,預計投資2185.38億元,開發瀾滄江上游20GW水電+光伏項目,建成西藏瀾滄江大型清潔能源基地。其中,光伏規模約為10GW,投資額為394億元,水電規模為9.756GW,投資額度為1791.38億元。根據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編制的《西藏瀾滄江清潔能源基地規劃建設分析報告》,整個基地將由10GW光伏+10GW水電構成,上網電量為571億kW·h。采用±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送電容量1000萬kW至粵港澳大灣區,年利用小時5710h。“十四五”期間逐步開工建設,計劃2030年開始送電,2035年全部建成。(來源:光伏們)
十三、洛杉磯走向100%可再生能源多種路徑:抽水蓄能不可少
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發現,洛杉磯未來10年的路線圖是明確的:盡快建設太陽能發電場、風力發電和儲能電池。在屋頂上安裝太陽能電池板,在車庫里安裝電動車,在家里安裝電熱泵,并投資于能源效率和需求響應項目。最關鍵的是,NREL研究的所有通往100%清潔能源的途徑都能保證一年中每小時都能保證電力供應,即使在最熱的夏天和最冷的冬天,或野火燒毀了一條主要的輸電線路。這是前一段美國極端天氣凸顯了可靠電網的重要性之后的一個關鍵點,包括去年夏天的一次熱浪中加利福尼亞州短暫的輪流停電和上個月的寒流中德克薩斯州的多日停電。NREL概述的每一條實現100%可再生能源的路徑都包括地熱發電廠和抽水蓄能電站。
(翻譯、收集整理:由洋,校審:雷定演)
往期回顧: 國際電力能源簡訊 2021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