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李欣憶
四川水電裝機規模已經突破9000萬千瓦,未來還剩多少開發空間?我們邀請了企業高管和專家,共同探討這一話題。
對話嘉賓:
祁寧春 雅礱江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馬光文 四川大學能源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記者:四川水電資源即將開發完了嗎?
馬光文:目前,四川水電裝機規模超過了9000萬千瓦,到“十四五”末,水電裝機容量將達到1.05億千瓦。四川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差不多1.4億千瓦,有些受生態環保經濟性等問題限制無法開發,剩下可以經濟開發的大約還有兩三千萬千瓦。
祁寧春:兩河口水電站全部機組投產發電后,雅礱江公司水電裝機規模達到1920萬千瓦。按照公司制定的水能資源開發“四階段”戰略,2030年前,雅礱江中游的卡拉、孟底溝水電站將建成投產,公司水電發電能力達到2300萬千瓦左右;本世紀中葉以前,雅礱江流域水電開發全面完成,公司水電發電能力達到3000萬千瓦左右。
記者:那水電的使命會結束嗎?
馬光文:不會結束,水電更大的價值將體現在水風光多能互補一體化發展。對下一步四川將大力發展的風電、光伏等新能源來說,電網接入是當前最大的障礙,而龐大的水電裝機,意味著巨大的騰挪空間,充分發揮水電的調節性能,實現水風光一體化配置,可以平抑風力和光伏發電的間歇性、隨機性等問題。
祁寧春:雅礱江公司專注水電開發30多年,面向“十四五”及中長期發展,我們提出大力開發新能源及抽水蓄能,建設雅礱江流域水風光互補綠色清潔可再生能源示范基地。公司也于2018年成立了專門的主導新能源開發的機構,從純水電企業向清潔能源企業轉型。
雅礱江流域兩岸60公里范圍內風能、太陽能資源超4000萬千瓦,抽水蓄能超1000萬千瓦。其中,水電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以龍頭水庫兩河口水電站為例,和錦屏、二灘形成三大控制性水庫,調節庫容高達148億立方米,在流域梯級聯合優化調度下,可為新能源提供巨大調節能力,提升電網對新能源的接納能力。同時,利用已有水電外送通道,可以實現雅礱江流域綠色清潔可再生能源打捆送出和跨區域消納。
水電開發積累的管理理念、模式,經驗豐富的技術和管理人才隊伍,都是我們下一步新能源開發不可多得的財富。
按照下一步開發計劃,我們將在2030年前,力爭新能源裝機達到2000萬千瓦左右,抽水蓄能規模達到500萬千瓦左右;本世紀中葉以前,新能源及抽水蓄能裝機達到5000萬千瓦以上,雅礱江流域水風光互補綠色清潔可再生能源示范基地全部建成,實現世界級可再生能源示范基地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