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8日,“水電綠色低碳發展科普論壇暨黃河流域小水電高質量發展論壇”在西安召開。論壇旨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交流研討小水電作為清潔可再生能源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以及全面綠色轉型中的重要作用,探討小水電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問題,助力我國加快實現“雙碳”目標。
本次論壇由中國水利學會、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聯合主辦,水利部農村電氣化研究所、陜西省水利學會、陜西渭河生態集團有限公司、黃河水利委員會黃河水利科學研究院共同承辦,水利部農村水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際小水電中心、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小水電專業委員會、中國水利學會水力發電專業委員會、水利部綠色水電國際人才培養基地、陜西省小水電行業協會、《水電站機電技術》編輯部、黃河水利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共同協辦。來自全國水利水電和新能源領域60余名專家代表現場參會,約11000人次觀看視頻直播。中國水利學會副秘書長吳劍、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副秘書長李世東、黃河水利科學研究院總工程師趙連軍、水利部農村電氣化研究所副所長舒靜分階段主持會議。
中國水利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湯鑫華在致辭中指出,多年以來,中國水利學會積極建言獻策,以充分發揮水電在綠色低碳發展中重要作用。“雙碳”目標是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是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的先決條件,黃河流域小水電要在綠色轉型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中國水利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湯鑫華致辭
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副秘書長李世東受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鄭聲安委托進行致辭,提出黃河流域小水電數量雖不多,但黃河流域的特點是缺水而且生態特別脆弱,所以電站的建設對生態保護的要求更高。對于黃河流域小水電的發展,需要堅持創新發展觀,堅持生態優先、節水優先,因地制宜、統籌謀劃、協同推進的發展思路。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順應自然、尊重規律,推動用水方式由粗放低效向節約集約轉變,改變黃河流域生態脆弱現狀,推動清潔生產,進一步利用好小水電,大力發展抽水蓄能電站,堅定走綠色、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副秘書長李世東致辭
陜西省水利廳副廳長宇濤作講話,指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舉辦這個論壇及時關鍵而且必要。他代表陜西省水利水電界感謝各位專家和代表到陜西傳經送寶,為黃河流域小水電高質量發展出謀劃策。
陜西省水利廳副廳長宇濤致辭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浩作了精彩的主旨報告,就風光水儲互補開發,加快實現雙碳目標展開了比較全面的分析。重點介紹了風光水儲互補優化技術,指出利用風光水加快實現碳中和目標需要貫徹落實擴容、增效、提質三個行動。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浩作主旨報告
中國電建集團總工程師周建平作了題為《新時期水電開發新任務》的報告。他以我國水電新時期提出的新要求、設立的新目標和新格局、面臨的新任務和新挑戰為出發點,介紹了我國清潔能源基地和水風光互補基地建設。指出雙碳目標和能源轉型開啟了又一輪水電及新能源開發的高潮,而具有連續發電、長時儲能、靈活調節優點的水電是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關鍵支撐,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系統觀念,水電可再生能源開發大有可為。
中國電建集團總工程師周建平作報告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王亦楠作了《小水電與高質量發展》的報告。指出小水電是清潔可再生能源,中小村鎮防洪、灌溉、供水的重要基礎設施,中小河流的水資源綜合利用設施,也是偏遠山區重要的經濟和電力來源。小水電技術簡單成熟,適用于各種地理環境。小水電與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密不可分,小水電自身的高質量發展需要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積極推進。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王亦楠作報告
巴基斯坦能源部私營電力和基礎設施委員會水電部主任穆納瓦·伊克巴爾介紹了巴基斯坦小水電開發現狀。他指出巴基斯坦電力短缺,政府部門將開展水電項目視為有效緩解電力供求矛盾的手段之一,小水電工程為當地居民提供所需的電力,促進地區的全面開發,特別是與輕工業和旅游業結合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小水電是未來一段時間內巴基斯坦緩解電力緊張的重要努力方向。
巴基斯坦能源部私營電力和基礎設施委員會水電部主任穆納瓦?伊克巴爾作報告
中歐水資源交流平臺“可持續水電利用與融合”項目組成員托馬斯·德沃夏克(奧地利)從綠色發展角度談減少水電對環境的影響和提高水能利用效率,介紹了中歐合作的一些水電項目和歐洲為緩解氣候變化和保護生態環境做出的努力。
奧利地新思路咨詢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托馬斯?德沃夏克作報告
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科普信息部主任楊永江作了題為《中國碳中和之路》的報告。指出因為風電、光電具有隨機性、離散性、波動性的特點,未來將成為我國實現碳中和主力的風電和光伏發電具有先天的不足。他依據近年來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開展的一系列有關水電開發的研究課題形成的系列成果,指出水電具有成本低廉且能為風電和光電提供調節的巨大效應,同時具有生態效益、環保效益并具有保障國土安全的巨大作用。以水電開發帶動我國清潔可再生能源的全面開發,對于實現能源革命、建設生態文明具有革命性的重大意義。同時他提出了我國水電開發的近期和遠景策略,以及存在的一些技術約束。
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科普信息部主任楊永江作報告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項目協調員周天濤介紹了綠色小水電-全球環境基金中國小水電增效擴容改造增值項目的背景和實施情況,指出未來小水電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依然大有可為。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項目協調員周天濤作報告
北京中水科水電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韓長霖從控制系統出發介紹了電力系統水風光儲關鍵技術和實現方式。
北京中水科水電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韓長霖作報告
水利部農村電氣化研究所副所長董大富作了題為《小水電綠色發展與現代化提升》的報告,他從專業角度出發,提出了我國小水電綠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問題和途徑。
水利部農村電氣化研究所副所長董大富作報告
黃河水利科學研究院正高級工程師張雷以《黃河干流水力機械抗磨增效關鍵技術及應用》為題,主要介紹了實際工作中研究并應用的水力機械抗磨技術和增效成果。
黃河水利科學研究院正高級工程師張雷作報告
湖南江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智能運維事業部總經理胡益松與大家分享了小水電集約化運維探索與實踐成果。
湖南江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智能運維事業部總經理胡益松作報告
甘肅明珠水電開發有限公司金甌水電分公司經理孟曉剛作了題為《多措并舉推動小水電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的報告。
甘肅明珠水電開發有限公司金甌水電分公司經理孟曉剛作報告
陜西渭河生態集團有限公司運營管理部副部長陳莉作了題為《雙碳目標下渭河流域小水電綠色發展的探索》的報告。
陜西渭河生態集團有限公司運營管理部副部長陳莉作報告
本次論壇為從事小水電和相關行業的專家學者提供了學習交流的舞臺,大家在會上交流技術、分享經驗、啟迪思維,會議務實高效、成果豐碩,擦出了創新和智慧的“火花”,為實現小水電高質量發展和雙碳目標進行了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