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五屆二次施工專委會、碾壓混凝土筑壩專委會2022年年會暨國家水網建設、水生態治理及水利水電施工新技術學術交流會在深圳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施工專委會、碾壓混凝土筑壩專委會、全國水利水電施工技術信息網主辦,中電建生態環境集團有限公司承辦。來自中國電建、中國華能、中國華電、中國國能、中國安能、葛洲壩集團、流域及區域發電公司,全國水利水電建設、設計、施工、監理單位共130余位專家學者參加會議,部分專家代表通過視頻參會。會議共征集論文164篇并正式出版了論文集。
會議現場
水電學會理事長張野、監事長袁柏松出席大會并分別作講話。中電建生態環境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孔德安致歡迎詞,兩個專委會主任委員、中國電建集團總工程師宗敦峰作專委會年度工作報告,水電學會常務副秘書長席浩宣讀《關于同意施工專委會調整秘書長人選的批復》。大會由水電學會施工專委會秘書長、中國電建集團副總工程師兼科工部主任和孫文主持。
張野指出,專委會在全體委員的共同努力下,充分發揮了學術交流主平臺、科技創新強引擎、建言獻策好助手的巨大作用。在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和“3060”雙碳目標的背景下,他對專委會工作提出三點建議,一是服務國家戰略,促進水電與新能源行業科技進步和高質量發展;二是豐富載體、繁榮內容、提升能力,扎實做好專委會工作;三是強化遵章依法辦會意識,嚴格規范社會組織行為,為促進水電清潔能源事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實現“雙碳”目標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張野講話
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監事長袁柏松對專委會取得的成績表示祝賀,對專委會的支持表示感謝,對廣大水電和新能源科技工作者致以美好的祝愿。
袁柏松講話
宗敦峰在專委會年度工作報告中指出,在全國人民以飽滿的熱情喜迎黨的二十大之際,舉辦本次會議意義重大。他總結了過去一年專委會的工作及取得的成績,向與會專家學者介紹了中國電建集團在烏東德、白鶴灘、向家壩、中老鐵路等國內外水電站、新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取得的成績和獲得的獎項,對這些項目將設計、施工、大型裝備制造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表示贊賞。同時對下一步專委會的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強調專委會將繼續發揮學術組織的重要作用,助力水電行業技術發展,研判未來工程建設“數字化、智能化”創新方向,希望參會企業精誠合作,圍繞國家戰略,共同推進水電事業創新和研究。
宗敦峰作專委會年度工作報告
和孫文主持
孔德安在致歡迎詞時表示,能夠承辦本次高水平學術交流會議,是對公司發展成績的認可。公司也希望借此機會,與各位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加強交流、加深互信,形成更加緊密的合作關系。
孔德安致歡迎詞
為期一天的學術交流會共有19個精彩紛呈的學術報告。
中國工程院院士任南琪作《城市水系統低碳發展與智慧管控》的主旨學術報告,提出高質量發展核心就是生態優先、綠色低碳并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并從碳足跡核算是高質量發展判據、灰綠結合是污染治理必由之路、基于大數據的規劃與智慧管控三個方面做了精彩的分享,鼓勵廣大生態環境工作者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指示批示精神,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任南琪院士作學術報告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湘生作《盾構隧道襯砌結構性能演化分析與思考》的主旨學術報告,從我國盾構隧道發展現狀、盾構隧道結構設計理論和力學性能、盾構隧道結構耐久性、盾構隧道結構性能保障技術、盾構隧道結構性能提升方法五個方面對盾構隧道最新的研究、設計、施工、監測技術做了精彩的分享。
陳湘生院士作學術報告
孔德安作《茅洲河流域水環境治理理念、技術與實踐》學術報告,回顧了茅洲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面臨的技術、標準、管理各方面的六大挑戰等背景,介紹了“流域統籌、系統治理”理念為指導的水環境綜合治理模式和系列技術創新,以及茅洲河治理取得的成效和在廣州、東莞、雄安等地的推廣應用實踐。
孔德安作學術報告
此外,中國華能鄭愛武作《關于對水電工程智能建造的幾點思考》報告、葛洲壩集團郭光文作《水利水電工程先進施工新技術簡介》報告、華電金上公司彭松濤作《高海拔大體積混凝土表面保溫防裂施工技術》報告、雅礱江公司王繼敏作《兩河口特高堆石壩級配料爆破開采智能設計與調控關鍵技術與實踐 》報告、水電規劃總院喻葭臨作《抽水蓄能發展形勢及其數字化智能化技術進展》報告、中國電建北京院吳朝月作《抽水蓄能電站施工設計關鍵技術研究與工程應用》報告、中國電建華東院徐建軍作《以技術創新推動抽水蓄能電站高質量建設》報告、中國電建昆明院朱國金作《復雜條件下長距離引調水工程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報告、中國水電三局李兆宇作《深埋超長復雜地質隧洞TBM施工關鍵技術》報告、中國水電四局佀永峰作《智能型大噸位纜機群在大型工程中的綜合技術研究與應用》報告、中國水電四局吳濤作《預制塊聯鎖矩陣軟體結構水下鋪排施工技術》報告、中國水電六局任長春作《復雜地層巨型埋藏式調壓井群開挖關鍵技術》報告、中國水電八局王啟茂作《抽水蓄能電站機電設備優質快速安裝與調試技術》報告、中國水電十二局郜永勤作《城市水環境生態工程施工關鍵技術》報告、中國水電十四局字繼權作《浙江縉云抽水蓄能電站施工技術》報告、葛洲壩集團馬少甫作《白鶴灘水電站巨型地下廠房施工及百萬千瓦機組安裝關鍵技術》報告。
學術報告現場
本次會議專家學者和企業家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水利、水生態建設和水利水電施工領域的新知識,介紹新動態,推廣新技術,展望新趨勢,會議在熱烈的掌聲和代表的肯定中落下帷幕。(文 商放澤,圖 王逸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