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上午,2022年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學術論壇主論壇在西安舉辦。該論壇由中國科協指導,陜西省科協、省發展改革委、省社科聯以及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河南、山東8個沿黃省區科協共同主辦,中國電建集團西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陜西省水力發電工程學會、青海省水力發電工程學會等九家單位共同承辦,聚焦沿黃省區共同關注的經濟社會發展問題,搭建科協系統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交流合作平臺,增進沿黃省區科技界、企業界的合作交流,促進黃河流域科技創新與經濟發展深度融合。
主論壇邀請多名院士專家圍繞黃河流域水資源規劃與高效利用、流域水沙調配、水土保持與生態保護修復、水土污染與濕地生態治理、水安全與城市洪澇防范、流域水電與新能源一體化開發、流域測繪地理信息應用服務、能源變革推動黃河流域生態提升、流域糧食生產貿易水足跡與碳足跡、投資平臺融入黃河國家戰略等熱點問題進行學術報告。青海水電學會推薦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國家電投光伏產業創新中心副總經理龐秀嵐參加了主論壇高端學術研討會并作“大型儲能泵關鍵技術研究”的創新成果報告。
當天下午,“2022年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學術論壇青海分論壇”在西寧召開。本分論壇由青海省科協主辦、青海省水力發電工程學會承辦,以“生態優先,積極推進清潔能源發展”為主題,旨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青海時提出的“青海最大的價值在生態、最大的責任在生態、最大的潛力也在生態……要結合青海優勢和資源,貫徹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促進青海清潔能源高質量發展”重要講話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圍繞水資源、水環境、水安全與清潔能源開發,深入探討在生態優先前提下促進清潔能源高質量發展,推動黃河流域科技創新、經濟發展、清潔能源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深度融合,共同推進青海省盡早實現“雙碳”目標。
本分論壇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召開,主會場設在青海水電學會秘書處。會議由學會副秘書長梁國玲主持,太原理工大學張玉勝教授、西安理工大學張雪東教授、陜西水環境設計院馬晶教高,以及來自我省清潔能源科技工作者和學會會員代表50多人參加了會議。
分論壇邀請了6位專家進行學術報告,與會專家代表圍繞論壇主題主旨進行了交流探討,積極為改變黃河流域生態脆弱現狀,促進我省清潔能源高質量發展和高效利用,加快推動生態文明建設貢獻學會智慧和力量。
梁國玲副秘書長作會議總結發言,指出“生態優先,積極推進清潔能源發展”是事關黃河流域永續發展的千秋大計,舉辦本分論壇及時關鍵且十分必要。他代表青海水電學會感謝各位專家傳經送寶,為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出謀劃策。
本次分論壇為從事清潔能源及相關行業的專家學者提供了學習交流的舞臺,大家在會上交流技術、分享經驗、啟迪思維,會議務實高效、成果豐碩,為實現生態優先推進清潔能源高質量發展和落實雙碳目標進行了有益的探索。(青海水電學會 丁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