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由中央企業智庫聯盟主辦,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承辦的央企智庫沙龍暨第三屆“六鋪炕能源論壇”在京召開。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專家、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專家委員會主任彭程在論壇中指出,以雙碳目標為導向的新型電力系統必然以新能源為電量支撐,儲能為靈活調節,智能電網為系統載體。
“能源危機和地緣政治對全球能源轉型提出迫切需求,”彭程表示,國際能源局勢變幻對我國能源安全有重要啟示,首先是能源的飯碗必須端在自己手里。他認為,立足我國富煤貧油少氣的能源資源稟賦,碳中和指引下的清潔能源發展戰略,是能源轉型和能源安全的關鍵。
面向能源安全問題,彭程指出,要貫徹“先立后破”的總方針,協調好能源安全保供與“雙碳”目標的關系,“一立”新能源快速發展,以基地式集約化開發為主體,協同推進分布式新能源,“二立”調節性煤電適度發展和煤電的靈活性改造,立足以煤電為主的基本國情,在一定時期內仍然發揮其電力系統安全穩定壓艙石作用;“三立”水電和抽水蓄能的儲能調節功能,推動水電擴機和流域水風光一體化綜合能源基地建設,加快抽水蓄能發展;“四立”新型儲能、新型電力系統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以能源革命倒逼能源相關產業轉型,拉投資穩增長。
彭程指出,站在新時代的起點上,立于“十四五”開局之年,我國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趨勢明確,安全降碳主線清晰,電力央企決策者應敏銳嗅覺,著眼長遠,把握當下,尋找企業發力點。他強調,要把握“十四五”能源電力轉型發展重要窗口期,同時著眼集約化開發,以基地化思維入局,全面推動新能源替代行動。
對于集約化開發,彭程表示,首先,沙漠、戈壁、荒漠風光基地開發開創了政府主導規劃,以電力央企為主力,基地式集約開發的新局。在他看來,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呈現集群特點,鼓勵千萬千瓦級規劃建設、一體化主體牽頭投運,提倡基地與調節電源、外送通道,“三位一體”同步建成投產。基地式集約化開發模式正處在積極探索形成階段,并將成為未來新能源開發的重要趨勢。
彭程強調,電力央企應聚焦基地式開發,“十四五”要著力規劃先行,從大基地孵化小基地,小基地整體核準,實現投資、建設、運營一體化。他認為,大基地規劃能否落地,其實質性的工作是要孵化出能市場化開發的一個個“小基地”。要把握“小基地”的基本特點:其一有規模效應,幾百萬千瓦級或千萬千瓦級;其二形態上實現多能互補、源網荷儲協同;其三多能源品種呈現整體經濟性。
此外,彭程還指出,電力央企應關注新能源發展多元業態,有所為有所不為,選擇適應自身發展的方向,有重點地定向推動。同時,還應關注裝備制造的協同落地,“伴隨新能源的快速發展和能源革命向縱深推進,裝備制造亦將有深刻變局,電力央企可通過落實產業聯盟等組織形式,總體策劃、盡早布局,協同有序推進新型裝備集約化制造,實現電力裝備制造業集群化高質量發展?!?/span>
在彭程看來,電力央企要大力推動流域綜合能源基地建設,包括積極實施水電戰略項目開發,推進水電轉型發展,推動流域水風光互補基地規劃建設,關注流域綜合管理與運營?!霸谛滦碗娏ο到y中,水電的功能定位從以電量為主、兼顧容量調節,轉變為以容量調節為主、支持新能源消納、滿足電力系統調峰調頻儲能需求?!彼J為,與新型定位相適應,電力央企有必要盤活已有水電資產,挖掘水電長周期儲能功能潛力,進一步謀劃水電擴機、增設可逆機組,提升服務電網容量效應,引領水電二次開發。
此外,彭程還強調,未來要促進儲能規?;笕萘堪l展,一方面,要依托技術經濟優勢推動抽水蓄能大發展;另一方面,要推動新型儲能規?;笕萘堪l展。新型儲能尚處于不斷探索創新階段,在以科技創新推動降本增效的同時,應關注應用場景,新型儲能的分布式發展主要適用于終端用戶側,形態分散、體量較小、積小成多、改善需求特性,強化需求側響應和管理。他同時指出,儲氫(氨)、儲熱(冷)等非電儲能方式,在突破技術瓶頸后,有望創造儲能行業新業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