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一個多地震家,特別是西部地區。中國西部的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岷江、大渡河、雅礱江、金沙江、瀾滄江、怒江流域,這些地區有以下共同特點:地處新構造運動強烈、地質環境極不穩定的高山峽谷區,其表現為強烈地震活動帶和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高發區。到 2004 年止,全國已經建成或正在建設高于 100 米 的大壩數量已經超過 100 座,其中云南小灣大壩、四川二灘大壩、貴州構皮灘大壩、湖北水布埡大壩、廣西龍灘大壩和青海拉西瓦大壩等都高于 200 米 。而溪洛渡、向家壩、白鶴灘、錦屏一、二級、糯扎渡、拉西瓦、虎跳峽、烏東德、大崗山等 200 米 -300 米 級戰略性工程,規模巨大、地震烈度高。在這一地震高烈度區,抗震安全多為工程建設中的關鍵。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第五屆四次常務會議決定,建立抗震防災專業委員會,以利促進水電工程抗震方面的國內外交流、推動對有關前沿課題的協作研究,形成科技創新的整體合力。
二、專委會的籌建
抗震防災專業委員會由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工程抗震研究中心陳厚群院士負責籌建。
2005年1月~6月,由陳厚群院士領導并組織成立了籌備小組。
2005年6月22日 ,專委會籌備處正式向中國水利發電工程學會遞交了書面申請報告。
2005年7月1日 ,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正式批文(水電學秘字 [2005]第46號),批準成立"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抗震防災專業委員會"。
三、目前專委會機構設置
顧問委員會
主任委員:林皋
委員:張楚漢 馬洪琪 張超然 廖振鵬 鈕新強 賈金生 李同春 周建平 胡 斌 胡 曉
專委會名譽主任:陳厚群
專委會委員
主任委員:李德玉
副主任委員:劉志明 黨林才 孫志禹 孔憲京 張燎軍 王海波 劉云賀 王進廷
秘書長:歐陽金惠
副秘書長:李炎隆
委員:李萬紅 馬懷發 趙劍明 劉小生 胡少偉 俞言祥 蔡 新 周繼凱 趙蘭浩 周 晶 王光綸 金 峰 樓夢麟 黨發寧 盧文波 伍鶴皋 彭 輝 彭 剛 王仁坤 余 挺 趙文光 肖 峰 吳關葉 徐建強 張宗亮 白俊光 范福平 呂明治 艾永平 姚福海 馬福恒 鄭子祥 景來紅